标准菌株品种比较繁多,里面所包含的培养基和菌种比较复杂,要想完全搞明白这个生物品种的功效的确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培养菌株的过程中需要做很多有效的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就拿我们今天介绍的肺炎支原体培养基为例,它的培养也是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的,错过一个方法或者步骤都会导致整个实验失败,所以必须严谨对待,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种支原体培养基的具体研发方法。
一、标本采集
支原体常侵及人和动物的粘膜表面,一般可用棉花拭子涂抹取样后放入2~3ml支原体液体培养基的小管中,或取其分泌液,若标本是组织块,可在灭菌乳钵或玻璃匀浆后接种,取样后应尽快接种培养。
二、分离培养
1、支原体固体培养基接种法转动拭子将标本液体尽量挤出,用无菌滴管吸1~2滴接种在平皿上盖好,用L棒涂抹或倾斜转动平皿使标本均匀分布,置37℃孵育。
2、支原体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混种法:在制备半固体培养基时,培养基加热溶化,温度降至50℃时,添加动物血清、酵母浸液及青霉素后混匀,待冷却至37~40℃时,用无菌滴管吸取标本 0.5~1ml加入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凝固后置37℃孵育。
3、穿刺接种法:方法同细菌接种法。
三、结果观察
绝大多数支原体为兼性厌氧,少数在含10% CO2和相对湿度80~90%的大气环境中生长良好。支原体生长缓慢,多数于3~4d长出菌落,少数于1~2w方长出典型菌落,在平皿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油煎蛋"状,边缘不整齐。
以上这几个步骤大家务必要用心掌握,只有全部搞明白具体的实验步骤后才能做出合格的支原体培养基来,上面介绍的只是肺炎支原体的培养方法,后面我们还会针对标准菌株中一些其他培养基的研发方法做深入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为了方便大家和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学术探讨,大家可以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对标准菌株研发这块是有很大帮助的。
上一篇:质控菌株专业研发人员是怎样看待微生物对人体正常技能运转的重要性
下一篇:质控菌株中的培养基性能如何测试